|
建筑材料“綠色循環”時不我待當前,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快速、穩定增長,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。但與此同時,在資源環境方面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,積累下來的很多環境問題一直飽受詬病。像能源消耗、資源消耗比重甚高的建材、煤炭等行業,所表現出來的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為突出。 以傳統的建材行業為例,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,建材資源的剛性需求日益劇增。然而,中國建材產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,很多產品的生產沿用的是古法燒制工藝,用初級的粗暴式的工業生產方式來換取建材產品。這往往會帶來高能耗、高污染、高排放等一系列后續問題,其中瓷磚就是典型的代表。 資料顯示,作為一種主流的建筑材料,我國每年的瓷磚總產量在100億平方米以上,產生的原材料消耗及環境污染問題可想而知。而且,瓷磚的循環利用價值很低,很難滿足建筑節能、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需要。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,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。同時強調要推進綠色發展,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;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,發展綠色金融,壯大節能環保產業、清潔生產產業、清潔能源產業。 可見,當前,建材行業的綠色轉型任務十分緊迫,發展“綠色建材”迫在眉睫,推進建材產業綠色循環迫不及待。 那么,何謂綠色建材?綠色建材,又稱生態建材、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。關于它的定義,我們不等將其簡單地理解為一種建材產品。首先它應該具備這樣一個基本內涵:在整個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內(包括綠色生產、綠色產品、綠色施工、綠色資源等各要素),減少對天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。不僅要綠色環保、節能降耗,而且要安全便利,同時還可循壞利用。 循環經濟倡導的是在資源投入、企業生產、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,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,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謀求新發展。同時,發展綠色建材,還應以“正向思維”模式考慮如何從產業鏈下游“變廢為寶”,實現綠色循環。 從正向思維來看,建筑垃圾如果直接填埋,不僅會破壞自然環境,還會造成資源的較大浪費。實際上,從生態經濟系統的角度來看,建筑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。所以,如果能將建筑垃圾作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并變廢為寶,則是建材領域的一項重大任務和使命。 但是擺在眼前的另一個現實是,在推進建筑材料綠色循環的過程中,往往會面臨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:受技術、設備等因素的限制,對建筑垃圾的重新加工或再生利用的成本,可能會遠遠高于所能帶來的再生價值。這既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,也不益于推進循環經濟的深度落地。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,就要大力創新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技術,并研制相配套的高科技設備裝置,進而推動形成“建材-建筑物-建筑垃圾-建材再生原料”的循環模式。如此,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能取得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。 |